日前,多所高校发布 2025 年本科专业调整公示,拟缩短部分专业修业年限,其中建筑类相关专业成为调整重点。江西师范大学、湖南文理学院、南昌大学等多所高校,均拟将城乡规划、建筑学专业的修业年限由五年调整为四年。教育部今年 4 月公示的 2024 年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也显示武汉股票配资开户,全国共有 67 个本科专业学制缩短 1 年,且集中在建筑类。
缩短学制的多重考量
某高校申请缩短建筑学学制的申请表上,专家组给出了同意调整的理由。从政策导向看,教育部近年来推动部分专业优化学制,鼓励高校提高培养效率。建筑学作为实践性强的学科,适当压缩理论学时、强化实践环节,符合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。
行业需求方面,建筑设计市场更看重实践能力。多数地方中小型设计院、地产公司倾向招聘能快速适应项目的毕业生,四年制通过强化实习(如“3 + 1”模式)可更好匹配需求。招生就业上,4 年制培养模式可使人才输出与行业用人周期更匹配,提升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,增强专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。
展开剩余63%市场需求变化是建筑学类专业调整修业年限的重要原因。受地产行业低迷等因素影响,传统土建类专业陷入困境。缩短学制、提前毕业成为应对就业竞争压力的策略。
某建筑类专业毕业生表示,建筑工程行业靠项目积累经验,过长学制不利于人才培养,早日进入职场能抢得先机。某高校建筑学院副院长也认为,建筑类相关专业本科学制缩短为四年,可有效缩短学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时间成本,缓解就业压力、提高升学积极性。
王牌专业跌落神坛
十余年前,建筑学专业风光无限。《2014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其就业率为 98.3%,高于本科平均 6.5 个百分点;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 4757 元,高于本科平均 1197 元;就业满意度 76%,高于本科平均 18 个百分点;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 99%。多项就业数据表明,建筑学专业就业优势显著。
然而,近年来房地产业泡沫消失、建筑设计院神话被打破,建筑学专业逐渐失去光环。2025 年,建筑学专业从《2025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》各核心就业指标 TOP 榜单消失。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,2024 届建筑类本科生月收入 5800 元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;还入选月收入增长最慢的前十位专业类。2019 届建筑类本科生毕业五年后月收入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但就业满意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在 2024 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上,有专家称“2024 年全国建筑类专业招生下降 6.1%”,虽数据来源无从考证,但引发社会对建筑学专业招生现状的关注。高考志愿填报阶段,许多考生避开建筑学专业,导致顶尖高校招录不满,录取分数线暴跌。这也解释了顶尖高校为何频频对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优化调整。
这场学制改革不仅是时长压缩,更是高等教育回应产业变革的系统性工程。从“五年制”到“四年制”的转变,折射出传统工科专业在时代浪潮中的突围路径,也为高等教育平衡学术深度与社会需求提供了实践样本。未来,随着“三大工程”的推进,建筑学类专业或将在城市更新、绿色建筑等新领域重获生机,学制改革正是这一转型的起点。
信息来源:各高校网站、教育部网站、光明日报、湖南日报、麦可思研究等
本文由IAMSET学术服务小编手工整理,如有错误请后台联系小编,本文仅用作学术分享用途武汉股票配资开户,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,转载请注明来源和IAMSET学术服务。
发布于:河南省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